博客
中美生活的差异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in Daily Life
吃喝拉撒
美国的小费文化非常烦人,除了自取的快餐,几乎都要小费。就连自取的快餐,在刷卡付账时也时不时出现小费选项。直接点“No tips”有时候略显尴尬。
另外,在羡国一般还需要另付消费税,最后下来,饭钱的菜单标价+税+小费,多出来的附加费有时非常可观。
中国几乎没有小费文化,税也含在标价中了,非常喜欢这种简单的结账方式。
美国的各种超市和卖场,无论规模大小,提供的液态奶产品几乎都是保质期较短的低温鲜奶。那种常温奶(纯牛奶、早餐奶、调味奶)几乎没有任何生存空间。看别人喝的——Media Lab的厨房,Sloan的厨房,青旅的早餐等——也几乎全是4L一大桶的低温鲜奶。这些牛奶的味道相当棒,价格相对于整体物价水平相当便宜,几乎可以当水喝,冰箱里日常放着一大桶随时待命的感觉非常过瘾。
国内的液态奶真的差太多太多了。常温奶占据大量市场,大多数奶又贵又难喝。低温鲜奶这几年才有所抬头,但是看看价格,恐怕不是所须人都能实现喝奶自由。据说,这样的结果与某两家企业的恶行脱不了干系。
结果:我在美国一个月的牛奶摄入量可能超过国内两年。
在美国,量贩装的定价非常美丽:同样的可口可乐,2L的和500ml的价格很可能只差一点点,会让你觉得买小瓶的便携装真的亏到姥姥家。同样地,如果在Costco买上一整箱,或者在Star Market经常出现的打折期买上3大瓶2L,又会让你觉得只买一瓶2L的也好亏。总而言之,随着量的上升,单价的下降幅度惊人。以上规律适用于水、牛奶、各种软饮料、饼干等食品,也适用于洗发水、漱口水等其他消耗品。
在国内,虽然也存在单价随总量上升而下降的情况,但跟美国相比小很多。
我不太喜欢美国这种方式。在国内出去玩时,我可以随时随地停下来买瓶水或饮料,喝完就扔掉,一点不心疼。然而在美国,基本是一直等到晚上玩完收工,再去买一大瓶饮料,一次性满足“攒”下来的需求,因此感觉很不自由。说到底,美国的量贩友好式售买适合于那种开着车一次买一堆,把家里的大冰箱塞满,再开着车拖着出去玩的模式。
购物
在中国,大概很少有人在饭店里用信用卡吧。移动支付已经很方便了。当然,现金也是OK的。
美国的主流支付方式是现金和信用卡,还没见过用支票或移动支付的。信用卡其实在很多方便等同于移动支付了,除了多带一张卡之外,也是非常的方便。
不过,有为数不少的店为了避免信用卡公司收服务费,而仅支持现金支付。另外,少数店家对卡的种类还有要求,比如MIT学生活动中心二楼的假日料快餐 店就不支持美国运通卡的。这种情况还满坑的,导致身上随时要带着一两张卡和一些现金。
如果比较信用卡和国内的移动支付,虽说后者更加方便,但是前者常常会有现金回扣奖励(cash back),比如discover卡差不多每年都有3个月可以在餐饮上获得5%的奖励,